石岭派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左台五派 > 石岭派
山东海丰吴氏---清朝三百年历史的缩影
日期:2014-11-15   点击:2323   作者:
海丰吴氏迁徙世系
【61】少微→【64】瑀→【73】尧迁居璜源 →【86】→【88】士安、士爱、士智、士旺奉旨迁海丰、盐山
吴尧十三世孙吴传从休宁璜源迁居大都(今北京),任翰林院宣使,官至户部员外郎。明洪武元年,明大将徐达攻克大都,朝廷溃散,吴传携族人流徙于迁安县,寓居南门里,耕读为业,诗书传家。明永乐二年(1404),吴传之孙六人,除士义留迁安外,士安、士爱、士智、士旺奉旨南迁海丰、盐山;士豹时因修城居文安,得凭照亦赴海丰;从此一家兄弟分散齐燕之界、渤海之滨,各自立村。以后吴士义的长子、次子又迁入盐山立村,形成了海丰吴氏的六大支脉。海丰吴氏至今已下传25世,估计人口约8万人,足迹遍及全国各地。
海丰吴氏吴士安后裔自90代起之字辈为:高景和华龙、世邦志广恩、国绍道之曾、式重玉保、本书立业、为善成家、文明贤良、如意瑞祥、继传宗德、英俊繁昌
   
海丰吴氏家族,明永乐二年由直隶迁安县迁居海丰后,耕读传家,从吴氏第十世祖光禄大夫吴永孕,到第十九世孙中宪大夫吴峋,自清代顺治王朝至光绪王朝,十朝皆列科名,九世累遗典籍;掇英撷秀,科甲如林,名宦贤卿方伯联第,素有“七巡抚、八侍郎、九封光禄、二翰林、五资政、十朝邦禁”之美誉。科贡举人20名,进士9人,吴氏家族累朝为官,有一品官6人,二品官9人,三品官2人,四品官五品官18人,堪称“官宦世家”;吴氏家族著述颇丰,第十八世吴重熹辑录的之称,“吴氏诗存”、“吴氏文存”、“吴氏世德录”、“吴氏试艺”素有“小四库全书”可谓家乘万卷。
      海丰吴氏著名代表人物
吴自肃(1630~1712年)字克庵,号在公。海丰吴氏11世。康熙三年(1664)甲辰科进士,历任职务有江西万载县令丶承德郎丶朝议大夫丶河东道布政使丶山西清吏司主事等职,仕官几十年间平息战乱,重兴教育,化解民间矛盾丶爱民如子,83岁告老归里,著有《万行草》《我堂存稿》等。
吴绍诗1699—1776),字二南,号蚁园、诸生,官至江西巡抚、吏部侍郎加尚书衔,位极一品,乾隆元年,吴绍诗充任《大清律例》纂修官,组织纂修《大清律例》四十卷,是我国传统封建法典之集大成者,《大清律例》自乾隆五年(1736年)至宣统二年(1910年)在中国大陆地区废止,实施了225年,在香港则废于1972年。
吴式芬17961856)海丰吴氏17世,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丶翰林院庶吉士丶南安知府,河南丶贵州丶陕西布政使丶浙江学政丶内阁学士丶乡试监临官丶礼部侍郎等衔。吴式芬兴趣广泛,博猎甚广。尤精训诂之学,为清代盛名的金石专家。有著《捃古录金文》39册丶《捃古录》20卷丶合编《封泥考略》10卷,收录秦汉官私封泥849枚。还有《金石汇目分编》《双虞壶斋八种日记》《印谱》《江西金石存佚总目》和《陶嘉书屋诗赋》等。
吴重熹(1838—1918年),晚清重臣,政职颇多,最为称道是他任内主持了:一丶收回中国电报总局,二是赎回京汉铁路的管理权,三是中国红十字会主要创始人之一,声誉远播海内外,并流芳千古。
还有吴峋丶吴坛丶吴垣丶吴之勷丶丶吴克瑞、吴廷发、吴广义、吴克收等众多杰出的代表人物。 

吴式芬相
[查看详情]
共1 页 页次:1/1 页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转到

在线客服

业务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